《满族研究》杂志社
首页 > 期刊导读
 
/ / /
 

浅谈长白山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传习展馆虚

 
来源:满族研究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08
 
长白山区是满族文化的发祥地,千百年来满族人民在这里繁衍生息,遗存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长白山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独具地域文化特色,是彰显满族古老悠久的民族文化、独一无二的长白山文化的宝贵资源。其中更不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非遗项目。现代科技飞速发展,传承和传习满族非遗文化不仅能提升民族认同感,更是满族非遗走向世界,彰显中华民族风采的有利时机。虚拟现实技术的逐步成熟为非遗保护工作带来新的技术手段,其优越的表现形式和身临其境的真实体验使得各类遗产的还原和再现变得更为逼真和生动。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即可通过网络全方位、全媒体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将满族非遗文化魅力展现出来。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长白山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传习展馆的基础工作便是构建真实的虚拟现实场景,使观众可以720度浏览展馆全貌。主要包括:场景平面照片拍摄、合成全景照片、编辑发布720场景3个部分。 1 场景平面照片拍摄 完成720度全景拍摄可以用任何拍摄工具进行,包括从一个普通手机到数码单反相机都可以。但是,为了清晰展现展馆布置细节及非遗藏品原貌则需要对拍摄工具有一定的要求,选择数码单反相机和鱼眼镜头;拍摄辅助设备包括720度全景拍摄云台、三脚架、无线遥控器。单反相机可以保证初期照片的各类参数的一致性,鱼眼镜头可捕捉更宽视野,节省拍照张数,提高拍摄效率,无线遥控器和三脚架可以提升相机的稳定性,而云台则可以方便地确保照片的视角、水平、角度的准确性。 为了保证拍摄效率和照片质量,可遵循以下流程。①拍摄者需要通过调节三脚架,把镜头的高度调至170cm左右高度,这样做拍摄出的照片比较符合一般人的正常视角,制作出的场景也容易让人有“站”在场景中的感觉;②调整云平台的水平仪,使云平台及相机处于水平,这样才能使拍摄的照片在同一水平高度,在拼接时才不会“串行”,也不容易造成眩晕;③将相机调整为手动模式M档,以便统一照片的曝光参数,调整对焦模式为手动,以便保证统一的照片景深和对焦点;接着就可以试拍几张照片,从而调整出合适的曝光、对焦等拍摄参数;调试完毕即可进行素材照片的拍摄,需要拍摄水平角度6张、天空角度2张、地面角度1张。水平拍摄时以云台水平刻度为准,每水平旋转镜头60度拍摄一张,共拍摄6张;拍摄天空角度时,垂直旋转云平台90度,拍摄2张水平相垂直的天空照片;④同拍天空角度照片方法一致拍摄1张地面角度照片。在拍摄完所有照片后务必在场地检查每组场景照片是否合格,确保后期合成的顺利,否则有一张照片有问题需要将所有9张照片重新拍摄。 2 合成全景图片 ①调色。拍摄好的照片由于方向不同也会导致光线、颜色的差别,或者为了突出展品的风格等,首先需要用PhotoShop等图片编辑软件进行调色,以达到真实的感官效果。②修除云台、三脚架留痕。调色后将整组照片的jpg文件加载到PTGui软件中,先处理云台、三脚架留影,使用蒙版把一张照片中拍摄到的多余的云台、三脚架遮蔽,再复制到本组的其他照片,会大大提升处理效率。③对准图片。在优化器高级选项中勾选A、C镜头畸变选项,勾选图像8(地面照片)视点选项,这时即可“对准图片”实现计算机自动对准全景图片。完成后使用“细节查看器”拖动鼠标查看对准后的图片水平、天空、地面的每一部分,重点查看连接处是否有明显的拼接错误。④拼接并输出。如果没有就按照2∶1的像素比“创建全景图”,输出一张2∶1的全景图片文件。 3 720场景编辑发布 目前比较便捷的虚拟现实场景创建平台为“720云”,打开网址:www.720yun.com注册账号即可使用。将制作好的全景照片上传到网站平台,通过“编辑”可以在场景中标注展馆各位置的名称,藏品的详细信息等内容,也可以插入其他图片、音频、视频资料链接,还可以添加行走线路及其他场景的链接,实现场景的变换和方向的转换,给人带来自如的展馆浏览体验。 720度虚拟现实场景的创建与发布把身处交通不便的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展馆发布于触及世界各地的互联网,让人们可以足不出户、随时随地了解长白山满族非遗文化,使长白山满族非遗文化被世人认知和喜爱,为其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全面系统地对展馆各级各类非遗文化遗产珍品进行场景构建和展示,这本身就是以真实的方式保留了展品的原貌,即使时间推移,展品无法留存,依然可以通过数字展馆中的影像和信息记录藏品的细节,便于复原和资料查阅,形成深远的非遗文化历史性传承。 [1] 常书红.清代满族的根本地位与角色[J].满族研究,2002,(4). [2] 韩晓时.满族民居民俗[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4. [3] 彭永鹏,王振,崔利富,等.满族民居数字化保护技术应用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16,38(7):31~33. 长白山区是满族文化的发祥地,千百年来满族人民在这里繁衍生息,遗存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长白山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独具地域文化特色,是彰显满族古老悠久的民族文化、独一无二的长白山文化的宝贵资源。其中更不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非遗项目。现代科技飞速发展,传承和传习满族非遗文化不仅能提升民族认同感,更是满族非遗走向世界,彰显中华民族风采的有利时机。虚拟现实技术的逐步成熟为非遗保护工作带来新的技术手段,其优越的表现形式和身临其境的真实体验使得各类遗产的还原和再现变得更为逼真和生动。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即可通过网络全方位、全媒体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将满族非遗文化魅力展现出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长白山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传习展馆的基础工作便是构建真实的虚拟现实场景,使观众可以720度浏览展馆全貌。主要包括:场景平面照片拍摄、合成全景照片、编辑发布720场景3个部分。1 场景平面照片拍摄完成720度全景拍摄可以用任何拍摄工具进行,包括从一个普通手机到数码单反相机都可以。但是,为了清晰展现展馆布置细节及非遗藏品原貌则需要对拍摄工具有一定的要求,选择数码单反相机和鱼眼镜头;拍摄辅助设备包括720度全景拍摄云台、三脚架、无线遥控器。单反相机可以保证初期照片的各类参数的一致性,鱼眼镜头可捕捉更宽视野,节省拍照张数,提高拍摄效率,无线遥控器和三脚架可以提升相机的稳定性,而云台则可以方便地确保照片的视角、水平、角度的准确性。为了保证拍摄效率和照片质量,可遵循以下流程。①拍摄者需要通过调节三脚架,把镜头的高度调至170cm左右高度,这样做拍摄出的照片比较符合一般人的正常视角,制作出的场景也容易让人有“站”在场景中的感觉;②调整云平台的水平仪,使云平台及相机处于水平,这样才能使拍摄的照片在同一水平高度,在拼接时才不会“串行”,也不容易造成眩晕;③将相机调整为手动模式M档,以便统一照片的曝光参数,调整对焦模式为手动,以便保证统一的照片景深和对焦点;接着就可以试拍几张照片,从而调整出合适的曝光、对焦等拍摄参数;调试完毕即可进行素材照片的拍摄,需要拍摄水平角度6张、天空角度2张、地面角度1张。水平拍摄时以云台水平刻度为准,每水平旋转镜头60度拍摄一张,共拍摄6张;拍摄天空角度时,垂直旋转云平台90度,拍摄2张水平相垂直的天空照片;④同拍天空角度照片方法一致拍摄1张地面角度照片。在拍摄完所有照片后务必在场地检查每组场景照片是否合格,确保后期合成的顺利,否则有一张照片有问题需要将所有9张照片重新拍摄。2 合成全景图片①调色。拍摄好的照片由于方向不同也会导致光线、颜色的差别,或者为了突出展品的风格等,首先需要用PhotoShop等图片编辑软件进行调色,以达到真实的感官效果。②修除云台、三脚架留痕。调色后将整组照片的jpg文件加载到PTGui软件中,先处理云台、三脚架留影,使用蒙版把一张照片中拍摄到的多余的云台、三脚架遮蔽,再复制到本组的其他照片,会大大提升处理效率。③对准图片。在优化器高级选项中勾选A、C镜头畸变选项,勾选图像8(地面照片)视点选项,这时即可“对准图片”实现计算机自动对准全景图片。完成后使用“细节查看器”拖动鼠标查看对准后的图片水平、天空、地面的每一部分,重点查看连接处是否有明显的拼接错误。④拼接并输出。如果没有就按照2∶1的像素比“创建全景图”,输出一张2∶1的全景图片文件。3 720场景编辑发布目前比较便捷的虚拟现实场景创建平台为“720云”,打开网址:www.720yun.com注册账号即可使用。将制作好的全景照片上传到网站平台,通过“编辑”可以在场景中标注展馆各位置的名称,藏品的详细信息等内容,也可以插入其他图片、音频、视频资料链接,还可以添加行走线路及其他场景的链接,实现场景的变换和方向的转换,给人带来自如的展馆浏览体验。720度虚拟现实场景的创建与发布把身处交通不便的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展馆发布于触及世界各地的互联网,让人们可以足不出户、随时随地了解长白山满族非遗文化,使长白山满族非遗文化被世人认知和喜爱,为其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全面系统地对展馆各级各类非遗文化遗产珍品进行场景构建和展示,这本身就是以真实的方式保留了展品的原貌,即使时间推移,展品无法留存,依然可以通过数字展馆中的影像和信息记录藏品的细节,便于复原和资料查阅,形成深远的非遗文化历史性传承。[参考文献][1] 常书红.清代满族的根本地位与角色[J].满族研究,2002,(4).[2] 韩晓时.满族民居民俗[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4.[3] 彭永鹏,王振,崔利富,等.满族民居数字化保护技术应用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16,38(7):31~33.

文章来源:满族研究 网址: http://manzuyanjiu.400nongye.com/lunwen/itemid-26299.shtml


上一篇: 我国满族、畲族、侗族、回族骨伤科用药特点
下一篇: 生物学论文_潮间带盐沼植物种子及实生苗漂浮起动临界剪切应力研究



点击在线投稿

 
/ / /
 
 
 
 

Copyright 2001-2021 400农业期刊网版权所有 做最专业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本站不是《满族研究杂志社》官网,如果需要联系官方杂志社,请联系客服索取网站或者电话。